計量儀器校準是除法制計量之外的計量器具進行溯源的方式,在企業的生產,管理過程中都能運用得到。器具的量值溯源是到國家計量基準的,將影響企業產品在國內外上的交易,儀器校準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產品的質量,所以計量校準是企業自主行為的,企業為確保產品質量,正常交易就會產生對企業儀器校準的需求。 儀器校準是企業生產力的得要組成部分,完全由市場機制來調節。
企業儀器校準的需求決定了校準服務的多樣性。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的民事行為,校準機構還要取得計量政府部門頒發的等級標準證書。儀器校準的需求決定了計量校準活動的校準機構多樣性,也會產生機構本身的不規范性。






儀器校準定義:單獨地或連同輔助設備一起用以進行測量的器具(又稱為計量器具)。儀器校準是用來測量并能得到被測對象量值的一種技術工具或裝置。它的主要特點為:
1、用于校準;
2、本身是一種技術工具或裝置。
3、標準物質:具有一種或多種足夠均勻和很好地確定了的特性,用以校準測量裝置,評價測量方法或給材料賦值的一種材料或物質。它可以是純的或混合的氣體,液體或固體,它是屬于實物量具的范疇。
4、測量系統:組裝起來以進行特定測量的全i套測量儀器和其它設備。為了進行特定的或多種的測量任務。


“計量”一詞取代了在生活中使用已久的“度量衡”,使學術意味更濃厚。而“度量衡”一詞則比較形象、直觀,便于生活中的人們理解。
古代計量稱為“度量衡”,是指對物體長度、容積和重量的測量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,現代計量涉及國計民生、建設、科學試驗等各個方面,成為國家工業和質量的基礎,計量、標準化與合格評定被視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,有人形象地把計量比作樹之根系、屋之基礎。從布手知尺到遙感量天,計量伴隨人類發展的腳步,反映著時代現狀又促進著社會的不斷進步,但這卻遠遠超出了“度量衡”的范疇。

